《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英文)名: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ics)
课程编码:09011801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8(48+0)
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等
适用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
授课单位:新葡的京集团3522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制订(修订)人:池学勇审核人:于春荣
制订(修订)时间:2022-11-2审核时间:2022-11-3
二、课程说明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面向经济类各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理论课和核心课程,是整个经济学学科各分支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考察人类社会经济的结构及运动规律的理论成果,它关注人类社会经济的重点、本质问题,旨在回答社会经济的结构、各种经济范畴的性质及形成原因,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在一定时期的运行规律。
三、课程教学目标及对应毕业生能力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对应毕业生能力:1-②);
2.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应毕业生能力:1-②);
3.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对应毕业生能力:2-①)。
(二)思想教育目标
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艰巨性,增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热情。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表1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章次 (或:模块及主题) |
内容 |
细化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
学时数 |
对应课程目标 |
导论 |
1.政治经济学的演化 |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结构;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的意义。 |
2 |
1、2 |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4.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意义 |
第1章商品和货币 |
1.商品 |
了解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特点、发展历程及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掌握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影响因素;理解私有制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理解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及形式;掌握货币的流通规律。 |
6 |
1、2 |
2.货币 |
第2章剩余价值的生产 |
1.货币转化为资本 |
掌握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掌握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认识剩余价值的本质。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工资的本质。 |
6 |
1 |
2.剩余价值的生产 |
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第3章剩余价值的实现 |
1.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
掌握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含义,理解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意义。掌握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顺利实现的条件。 |
6 |
1 |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
第4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
1.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
掌握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规律,认识平均利润的本质。理解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股息和地租都是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本质。 |
8 |
1 |
2.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
3.借贷资本和利息 |
4.股份资本和股息 |
5.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
第5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 |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
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规律;认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看待现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认清其历史过渡性。 |
4 |
1 |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
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
第6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结构;理解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内在涵义。 |
6 |
1、2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第7章社会主义经济运行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特点 |
理解市场经济、市场机制的含义,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掌握市场机制运行原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途径。 |
5 |
1、2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掌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二元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战略内容。 |
5 |
1、2 |
2.经济结构 |
3.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实践教学
本课程不涉及实践教学
五、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框架体系,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可以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系统、大量的知识信息。
(二)案例教学法
选择典型案例启发学生分析和解释实际的经济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理解政治经济学理论。
(三)讨论法
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通过讨论法完成授课。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讨论课前拟定好讨论主题,每组准备好PPT。在课上,每组委派代表宣讲讨论结果,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组成员可以提问,全组所有学生负责回答。
(四)读书指导法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经济类参考书和经典书籍,尤其是《资本论》。由老师提供书目,包括阅读需要的参考书。
六、课外学习
《政治经济学》属于课时少、内容多的课程,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提升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教师推荐参考教材、习题册。
七、教学资源
表2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
资源类型 |
资源 |
教材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 教材编写组 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
参考书 |
1.逄锦聚等编.政治经济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3.卢森贝.资本论注释(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75年 4.洪远鹏.新编资本论教程.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
教学网站 |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2.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 |
八、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考核由平时表现成绩、平时考核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详见表3。其中,平时表现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平时考核分为2次,共占总成绩的1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5%;期末卷面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50%。课程总成绩采用百分制表示。
表3 本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考核依据与形式 |
考核关联的课程教学目标 |
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
平时表现 |
课堂考核 |
(1)课堂考勤情况 (2)学生课堂互动的次数和质量 |
1、2 |
10% |
平时作业 |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
1、2 |
5% |
平时考核 |
平时考核1 |
采取随堂考核方式 |
1、2 |
5% |
平时考核2 |
采取随堂考核方式 |
1、2 |
5% |
期中考试 |
期中成绩 |
采取单桌形式进行测试 |
1、2 |
25% |
期末考试 |
期末卷面 |
采取闭卷方式进行测试 |
1、2 |
50% |
合计 |
100% |
九、课程持续改进机制
教学团队在课程教学周期中,课前备课、课间沟通、课后总结,根据培养方案的修订、针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督学教学过程反馈、学院教学检查反馈、课程成绩分析、吸纳校企评估专家的建议、关注社会经济领域的需求等信息,对教学内容与学时、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评价方式酌情进行动态调整,加强课程建设的持续改进。